青藏高原神秘事件_青藏高原神秘
1.青藏高原——生命的摇篮
2.神秘西藏的五大未解之谜
3.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
青藏高原是空心的,在它的地表层下存在一个极为广缈的地下世界。这一胆大而又离奇的学说发表后,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多国科学家探测发现,青藏高原下存在神秘地下空间。
青藏高原是大陆中颇为突出的构造体,因而也是研究板块碰撞的最理想地域。参与此次电磁探测的中方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魏文博教授表示,青藏高原有其独特性,海拔高、范围广,因此,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新构造发展是我国和亚洲,乃至全球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
在这门显学中,解释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高原隆升是破解青藏高原演变的第一道门槛。根据主流观点,在7000万年前,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的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关于这一演变过程,至今已有多种学说。魏文博介绍了其中主要的几种。第一种假说认为,印度大陆俯冲到欧亚大陆下面,把青藏高原抬了起来,既为大陆俯冲说。在大陆俯冲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壳的厚度比一般的厚。青藏高原南部地壳厚度为70至80公里,而一般为30-40公里,科学家认为这种“超厚”完全是因为西藏地壳和印度地壳累加而成。延迟俯冲说与第一种假说类似,认为印度大陆冲到了雅鲁藏布江后,到一定程度后就呈现下陡趋势,一直深入到了地幔。第三种是大陆贯入说,认为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分属刚、软两种特质。由于是软物质,印度大陆贯入到欧亚大陆。
两大板块碰撞了,青藏高原隆起了。但科学家在对碰撞前后的物质核算中,却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物质不守恒了。这引发了新的疑问。美国学者勒.皮雄等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估算出了自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地壳缩短造成的地表损失量可能在57×105至62×105平方公里之间,而将这一数据与地壳的增厚量进行了比较之后,有18×105至30×105平方公里的短缩,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短缩量不能被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解释。
这一从地球内部发出的信号吸引了科学家,“这是一种很不寻常的地壳结构。”魏文博教授解释说,青藏高原100公里深度范围内地壳的电导高达0.3万至2万西门子,是典型稳定大陆地壳的10至100倍。而更为显著的特征是,青藏高原南部,自西向东,其导电性越来越好,说明其地下有一种电阻小的神秘物质,且越往东,这一物质的规模越大。
魏文博一行科学家分析了几种可能性。“通常来说,固体岩石的导电性差,高导体物质一般为金属、石墨、水等。”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是地下金属成分增多了,但探测结果却表明没有如此富足的矿藏,而石墨层在青藏高原的分布也被排除。或者地下有一些类似于水的液态物质,并溶解了很多盐分,但这一点也很难得到观测的证据。
最后,科学家们判断,在深层的地壳下,水一般以形态特殊的水分子存在于岩层中,出现如此集中的高导电性则证明,青藏高原东部有可能存在广阔的地下海洋。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有多种不同的假说。延迟俯冲假说(1987)又被称为“千斤顶模型”。专家认为,印度板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插入到青藏高温粘性的(牛顿体)下地壳中,产生的抬升力作用于脆性的上地壳底部,使青藏隆升。这一过程类似于液压千斤顶,印度板块相当于插入欧亚板块的活塞,把力传递到整个青藏地区使其上升))。
青藏高原——生命的摇篮
(1)水平;垂直 (2)地壳厚的地方地势高,地壳薄的地方地势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海拔虽然很高,但相对于青藏高原 面的高度低 (3)流水侵蚀作用 (4)沉积岩 |
神秘西藏的五大未解之谜
青藏高原,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是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对很多人来讲,这是一个感受大自然的伟大的地方,无论如何也和“生命”二字牵扯不上,因为它的高寒缺氧的环境,让一些生物,不敢踏足这里。
但相信有一件事,大家肯定清晰地记得。在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等一千多种生物化石。在高原发现海洋动物的化石,这便是青藏高原隆升的证据。同样,如果我们想要研究生物的演化过程,地球的变迁,以及青藏高原的沧桑变化,便需要踏足这片神秘的土地。
在高寒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冰雪是它展现给世人的“样貌”,而在地球的地质时代中,同样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看到生命迹象的时代,便只有“冰河时代”。冰期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大家耳熟能详的猛犸象、剑齿虎、野马、大角鹿、披毛犀等便是冰河世纪的典型动物。
? 面对这些以及灭绝的动物,它们是从哪起源的呢?
? 科学家们也不禁发问。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发现,例如披毛犀一类的冰河时期的动物,在冰河时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在靠近欧亚大陆的北边、北极圈非常广发的分布着,而往南便很少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你可能会想道,因为北极圈寒冷,在冰河世纪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它们可能是在北极圈生活的。随着冰河世纪的到来,全球变冷,它们便向南扩张,而事实,真当如此么?非也。
?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里,曾说:“生命的水体,沿着从北极低地到赤道高低这一条徐缓上升的线,把其携带的生命漂浮物留在了我们的高山之巅。”为什么“留在我们的高山之巅”呢?因为冰河世纪的结束,意味着全球变暖,而这些生物显然没有办法在低海拔生存了。而青藏高原上的许多耐寒动物,比如熟悉的藏羚羊、藏野驴等,按照达尔文当时的想法,它们的祖先是从北极来的。在贝加尔湖发现的末次冰期的牦牛化石,在阿拉斯加发现的藏野驴化石,似乎也证明了达尔文的观点是正确的。
? 可是,达尔文是完全正确的么?
? 当然进化论是完全正确的,可达尔文在1859年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面临着一个问题——证据。而当时的人们也并没有意识道进化论最重要的一个基石——遗传学。在证据链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蛛丝马迹就能推到出完全正确的进化论,这也正是达尔文的伟大之处。
? 但就这些生物起源何处这一问题,许多人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在四处求证。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便在中国河北阳原县泥河湾发现了一只冰河世纪早期的原始披毛犀化石。
可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只原始的披毛犀,应该在更靠近北极的地方出现,而不是应该出现西伯利亚南面的中国河北。直到我国在甘肃的临夏盆地发现了同样的化石,这不禁让人们怀疑,去哪才能找它更早的祖先呢?照这个路线是不是再往南去呢?再比起250万年更早——500多万年前到250万年前之间,即地质上的上新世,这时的全球是一个更温暖的时期,显然不能到更南的地方去找它,那么去哪呢?科学家把目光放到了临夏盆地远处冰雪覆盖的高山高原——青藏高原。
幸运的是,在中国青藏高原的札达,发现了原始的披毛犀化石。它的角是扁平的,可以在雪地里刮开积雪来寻找食物,这显然和现代犀牛圆锥状的角用途不一样。于是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披毛犀走出了西藏。在上新世、几百万年前、全球很暖的时候,它们只能待在高原上。可是在250万年前的时候,它们到达了甘肃的临夏盆地,在200万年前它们到达了河北泥河湾,在75万年前它们到达了西伯利亚。不仅如此,在青藏高原上,还发现了雪豹的祖先的化石。雪豹从高原起源,在冰河世纪默契来临时走出了西藏,它的后代甚至到了非洲、美洲。实际上,雪豹的祖先是所有大型猫科动物共同的祖先。
当然,如果说高原是冰期动物起源的摇篮,那么从来都是如此的么?实际上并不是。在一片海拔4700密的高山草甸区,发现了棕榈树在那里生长的证据,这足以证明,高原是生命的摇篮。到了冰河世纪末期来临的时候,这些高原上的动物获得了优势,这种行为叫作动物的预适应。它们走出了西藏,替代了低海拔的那些喜欢温暖的动物。不仅如此,经过冰河世纪的过滤作用,从高原来的动物有的继续保持原来的耐寒习性,为后代的发展,保留了适应性,形成了今天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
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西南部,是我国重要的一部分。西藏地域辽阔、各种资源丰富,并且以神奇瑰丽的自然奇观闻名世界。千百年来,西藏一直被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氛围所笼罩,接受着全世界人们的虔诚仰望。有些至今无法解释!
1.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如果旗云飘动的位置越向上掀,说明高空风越小,越向下倾,风力越大;若和峰顶平齐,风力约有九级。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
2.红雪之谜:红雪之谜是一件令人相当匪夷所思的事情。据发现者人描述,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上,经常有一种灿若彤云的红雪出现,像玫瑰一样艳丽,又像血染的红绸,是西藏特有的神秘现象。这些红斑点是由雪衣藻、溪水绿球藻和雪生纤维藻等藻类组成的。在永久性冰雪中,高原藻类分布广,耐寒性强,零下36摄氏度也不至于死亡。因其含有血素,故呈红色。
3.象雄之谜:象雄,意为“大鹏鸟之地”,汉史记载“单同”,是西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据考古学研究和史籍记载,象雄在公元前10世纪就已在西藏高原崛起,且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在公元6-7世纪,象雄已是以牧为主,兼有农业了。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其疆域包括了西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青海、四川的一部分以及西部的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八世纪时,彻底征服了象雄。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献、宫殿遗址等至今无从考证,留下了千古之疑。
4.古格之谜:神秘王国的去向被称作“古格之谜”,至今仍是西藏十大秘事之一。 古格王国也就这样成为了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据史料记载,古格王朝建立于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九世赞普朗达玛被杀,他的曾孙逃亡至阿里地区。约公元10世纪,其后裔建立了古格王国,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古格文明的消失和玛雅文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发生得异常突然。在今天的遗址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十多户人家守着一座可供上千人居住的城市,而这十多户人家并不是古格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5.香巴拉之谜:香巴拉,又译为“香格里拉”,意为“持安乐”,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时轮教法的发源地。传说是一片绝尘净域,美丽得让人一见倾心;是一方旷古秘境,神奇得让人如入梦境;是一座七色乐土,神圣得让人顶礼膜拜。总之,香巴拉是人神向往的世外桃源。关于香巴拉,藏文史籍中有很详细的记载:香巴拉位于雪山中央的西端,圆形如同莲瓣,周围被雪山环抱。从白雪皑皑的山顶到山脚下的森林,生长着各种鲜花和药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青草茂盛,绿树成荫,有许多修行圣地。其中央耸立着富丽堂皇的迦罗波王宫殿,宫殿中央是各个国王的寝宫宝座,王们拥有许多大臣和军队,可以乘骑的狮子、大象、骏马无数。这里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从王臣权贵到庶民百姓都虔信佛法,供奉三宝……
|
本题考查青藏高原。 (1)对地壳运动进行长期监测,应用GPS技术。 (2)西藏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热能资源,主要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分析。 (3)由于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故利于糖分积累; (4)A项马头琴声和那达慕节庆为蒙古族文化特征;错误;B项石砌碉房为青藏高原适于高寒气候的房屋特征;正确。C项少数民族最多地区为云南;错误;D项坎儿井、清真寺符合新疆特征;错误。 (5)图示①表示长江;②表示澜沧江;③表示怒江;④表示雅鲁藏布江;三江源由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构成;三江并流由长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构成;故选①②;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水能资源丰富从河流流量大、落差大角度分析。 (6)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迎受来自南亚的西南季风影响,从地形雨角度分析。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