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篮球派对_街头篮球
1.浅析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的区别
1、比赛双方报名为4人,上场队员为3人。
2、比赛时间:全场比赛为男子20分钟。女子14分钟。比赛中场休息时间为3分钟,比赛双方各有一次暂停机会,时间为30秒。
3、比赛开始,双方以掷硬币的形式选取发球权。`
4、比赛开始和投篮命中后,均在发球区掷球入场,算做发球。
5、每次投篮命中后,由对方发球。所有犯规、违例及界外球均在发球区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将球传给队友,不能直接投篮货运球,否则处以违例。
6、守方因功方进攻未果而获得进攻资格时,必须
浅析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的区别
1、场地不同
街头篮球:标准的半个篮球场(14米*15米),或按半场比例适当缩小,地面坚实,场地界外有1.5—2米的安全地带。
正规篮球:整个篮球场或半个篮球场。
2、规则不同
街头篮球:每次投篮命中后,由对方发球。所有犯规、违例及界外球均在发球区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将球传给队友,不能直接投篮货运球,否则处以违例。
守方因功方进攻未果而获得进攻资格时,必须迅速将球运(传)出3分线外,方可组织反攻,否则判违规。
每个队累计犯规达5次后,该队出现第6次以后的侵入犯规由对方执行两次罚球。前5次犯规中,.凡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中,记录得分,记对方个人及全队犯规次数,不追加罚球,由守方发球:如投篮不中,则判给攻方1次罚球,罚中得1分,并有攻方继续发球,如罚球不中,仍由攻方继续发球。
正规篮球: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行为。
队员或教练员因表现恶劣而被判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无论是侵人犯规,还是技术犯规,一名球员犯规共5次(NBA规定为6次)必须离开球场,不得再进行比赛。
球员做出的不体现运动员精神的犯规动作,比如打人。发生此类情况后,球员应立即被罚出场外。
3、起源不同
街头篮球:
纽约曼哈顿区的West4thStreet和哈林区的RuckerPark.在这两个地区造就了许多街头篮球的英雄与神话。山羊(EarlManigault)便是其中一个,他可以轻易地在篮板顶取下25美分的硬币;
还有那快速的运球与切入,令对手防不胜防,身高只有6尺2(188)的他可以轻易地将身高有7尺2(218)的NBA巨星KareemAbdul-Jabbar打败,从此山羊(EarlManigault)被人们称为是“未曾打过NBA的最伟大球员”。
但是由于美国街头的黑道势力和毒品的影响,许多的街头球员即使有再好的实力也不能加入NBA联盟,所以也只能在街头完成自己的篮球生涯。
街头篮球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每个街球玩家都有自己独有的风格和技巧来赢得观众的赞同和尊重。HotSauce是21世纪最受欢迎的街头玩家,因为他创造了许多NewTricks(新花式),使街头篮球更具有观赏性与性。街头篮球不仅仅是一种运动,而是一种艺术。
正规篮球:
篮球,英文(basketball),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创造,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现译名为美国春田大学,SpringfieldCollege)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
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并且2002年姚明以状元的身份入选NBA,开启了中国篮球新的狂潮。
百度百科—街头篮球
百度百科—篮球
1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的定义
街头篮球和篮球虽说都是篮球运动,但是两者是不同性质的篮球运动,因此两者的定义也是不相同的。
1.1街头篮球的定义。街头篮球又名“街球”,它是一种以为主要目的,集健身、休闲、表演等为一体的一项新兴篮球运动形式。它是起源于美国贫民区黑人青少年经常从事的篮球游戏活动,由于运动场地在简陋的街头或道边的篮球场而得名。同时,街头篮球也被看作是传统篮球运动的一种延伸,是篮球运动的一部分。街头篮球既是篮球运动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hip-hop”文化的一个分支,这也就让街球成为在当今青少年中流行的一个主体文化。但是,街头篮球与传统的篮球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又使得这项运动在发展的道路上呈现出独特的特点。街头篮球的内容丰富,其中包含有街头比赛、斗牛、花式篮球表演、街球音乐等内容;形式多样,既有人数均等的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的对抗,也有人数不等的多对少或是少对多的对抗;规则简明,既然是以为目的,又因其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参与者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规则。
1.2三人篮球的定义。三人篮球是在半场进行的三对三的对抗运动,是在五人制篮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单从三人篮球的字面理解,就可以看出,在进行比赛或是对抗时就已经将对人数进行了规定,即三对三,因此它没有街头篮球那样的随意。加之有明确的比赛规则,可以这样认为,三人篮球其实就类似于五人制篮球的传统篮球运动。
2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的起源
美国被看成是街球的发源地,20世纪50年代是街头篮球在美国发展的萌芽时期,这个时间距离篮球运动的发明晚了有半个世纪。到了60年代,成为了街头篮球英雄辈出的年代,期间有很多街球高手诞生。而到70年代,街头篮球在街头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不断地走向成熟,这也标志着街头篮球从传统的篮球运动中分离开来,成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当时的街头篮球可以说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大致的意思应该就是说,只要是出现在街头路边或是在公园里的篮球比赛或是游戏都统称为街头篮球,没有特定的含义对街头篮球进行诠释,所以,那些在路边、街角的三人篮球也就在街头篮球的范围之内。
笔者认为,街头篮球的雏形应该是三人篮球。为什么这样说,在20世纪50年代,街球处于萌芽阶段,当时的街球技术水平远不比今日,可想而知,当时的街球技术可以说就是传统篮球运动中运动员常用的篮球技术,还算不得真正的街球技术,当时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半场三对三的模式,但也有五对五的正规比赛模式,不过这样的组织形式在当时并不多见。而在半场的三对三的情形下,个人技术施展的空间增大,同时参与者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不仅仅局限于单调的技术动作和复杂的规则之中,于是有人有意无意地将一些简单的运球技术加以融合串联来增加篮球运动的观赏性或是运用一些特殊但很精彩的突破方法,同时也可表现出自己对篮球的控制能力。久而久之,参与者在运动中更加重视流畅随意的运球,干净利落的突破,复杂花哨的过人和疯狂劲暴的扣篮,从此街球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断的演绎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也就形成了大家现在熟知的街头篮球。
与街头篮球相比,三人篮球在组织形式上看更像是正规五人篮球的缩写版。正规的组织方法、正规的竞赛规则、正规的裁判方法等。三人篮球也并没有脱离传统的篮球运动而形成独特的篮球文化,而是沿着正规篮球运动的发展轨迹在发展。在这一点上,街球就显得“脱俗”了。
3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从1993年的7月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首次举办的三人篮球赛大获成功之后,香港就了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首届三人篮球世界锦标赛之后的32个分区赛站之一。而在我国内地,三人篮球开展最早的城市是广州,之后随着各个地区的商业活动也举办了不少的三人篮球比赛,使得刚进入我国的三人篮球运动深入人心,同时也不断地流行起来,逐渐成为了人们主要的文化的方式,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由于三人篮球赛事的成功举办,更多的商家如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也通过三人篮球的影响来提高知名度,并且举办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参与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参赛的队伍数量也逐年增加。对街头篮球有所了解的朋友都会发现,在举办三人篮球的同时,也有不少的街头篮球的因素在里面。在赛事活动的开幕式上,往往会出现街头篮球的表演,但这并不能说明三人篮球和街头篮球的性质相同,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这样的情形当中,街头篮球的作用往往只是为三人篮球赛事服务,提高三人篮球的成分并达到宣传三人篮球的作用,但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商家所获取的商业利益。
近几年在国内成功地举办了各种关于“三人篮球”的商业化比赛,然而一些所谓的“街头篮球”的赛事,很大的程度上没有体现出街头篮球的风格和本质,而是属于三人篮球的性质,相信这一点并不能让多数的街球手满意。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街头篮球和比赛的胜负联系紧密之后,参与者就会在制定的比赛规则上受到很大的束缚,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街球手一味的追求,追求比赛的胜利,也就在比赛中有意识地用最简单和实用的技术和招式,所以,多数的街球手就很少考虑通过这种性质的比赛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控球技术和招式风格。因此在这些所谓的街头篮球赛事中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只是关于比赛本身的激烈程度,而不是在于参与者娴熟的控球技术和花样表演,从而使街头篮球的观赏性大打折扣。
4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的特征
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一样,都具备篮球运动的竞争性,趣味性和健身性等一般的特征,在这里要说的是除了这些一般的特征外,两者所具备自身的独特特征。
4.1街头篮球的特征。4.1.1组织性强。组织性强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说参与街球运动的人一般会以组织的形式进行学习和交流,比如之前提到的武汉“313”街球组织,是一些志趣相投的街球手自行组织起来的一个团队。还比如世界著名的街球组织“哈林篮球队”、“AND1”等,还有中国有名的街球组织“街头篮球联盟”。第二种是说对街头篮球比赛的组织很难。之前提到的商业化的街头篮球比赛除外,一般进行的街球比赛只是在街球组织内部或是组织之间进行的比赛,并且比赛的规则一般是参与者自己约定俗成的“规则”,如果要组织一场真正具有街头篮球风格的大型比赛很难。由于街球是参与者自身意志的一种体现,所以打街球时根据人数的多少可以进行自身的调节,平衡实力,可形成多对少或是少对多的比赛形式。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进行,比如轮流单挑或是相互进行freestyle的练习或者演练战术和个人技术。
4.1.2个性的展示。在街球场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篮球来尽情的表现自己的个性,在这个没有循规蹈矩的条件下,需要的只是灵感和的释放,他们不是因为比赛而打篮球,而是更注重于球艺,把篮球玩成艺术,将音乐和篮球和谐的融为一体,使他们成为一群时尚的先锋。热情、奔放、动感、洒脱、时尚、张扬是街球的个性,因此街球对街球手来说是最好的内心感受方式。篮球可以在他们的脑袋里变的很神圣,他们也会想尽方法使得这项运动变的精彩,同时也使得自己变的让人注意。看过街球玩家打过街球的人才会真正明白街头篮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艺术,场上舞蹈般的个性动作和令人眩目的球技使街球运动变成了一种魅力和诱惑。
4.1.3内容的丰富多样。构成街球的因素有很多,音乐、服饰、装饰品、篮球鞋,甚至还有纹身等。街头篮球往往是在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的,音乐的节奏感带来的是街球手的灵感和球场的气氛,更体现出街球的艺术性,有展示个人篮球技巧的freestyle表演、扣篮表演,而这些都是颇具游戏性质的。与其说街球是一项运动,不如说是一种游戏。
4.1.4比赛结果的淡化。在不受规则约束的条件下,街球手追求的不是比赛的输赢,而是比赛的趣味性和自我的体现。看过真正街球比赛的人都会发现,即便是周围的观众,也往往都是冲着比赛的精彩程度和街球手的表演,抱着一种欣赏的心来观看的。一个精彩的过人或是巧妙的传球都会得到观众和对手的喝彩,掌声和肯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参与者也就会把和输赢看的比较淡了。
4.1.5参与者的限制。街球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打的,特别是要得到同伴的肯定。没有过硬的技术在街球场上是很难形成气候的,所以街球具有排他性。同时,街球对参与者的年龄也有限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打街球的,没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是很难玩出华丽和动感的动作的。因此说街球是属于青少年的运动。
4.1.6街头篮球的风格特点。街头篮球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服饰、音乐、技术,这也是三人篮球,甚至是五人制篮球都无法比拟的。
4.1.6.1服饰。街头篮球中的服饰颇具嘻哈风格,嘻哈族的服饰,嘻哈运动用品,宽大的T恤,板裤、运动靴、棒球帽或佩戴粗粗的银质耳环,项链,手环等饰物,戴墨镜、随身听、双肩包能保证两者在自己的道路上健康的成长,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的篮球事业的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